PBT缩聚反应温度约250~260℃,减压至0.1~1mm Hg下进行。酯交换法可以间隙、也可以连续进行。其优点是设备比较简单,反应条件比较缓和,分步控制酯交换和缩聚反应比较容易,但批次生产,效率较低。
PBT原料干燥处理:这种材料在高温下很容易水解,因此加工前的干燥处理是很重要的。建议在空气中的干燥条件为120℃,6~8小时,或者150℃,2~4小时。湿度必须小于0.03%。如果用吸湿干燥器干燥,建议条件为150℃,2.5小时。[2]熔化温度:225~275℃,建议温度:250℃
PBT玻纤增强材料容易翘曲或表面浮纤原因解决方案:
翘曲是材料不均匀收缩的结果。材料中组分的取向和结晶、注塑时采用不恰当的工艺条件、模具设计时浇口形状和位置不对、制品设计时壁厚厚薄不匀等都会造成制品的翘曲。PBT/GF复合材料的翘曲主要是玻纤在流动方向上的定向限制了树脂的收缩,PBT在玻纤周围的诱导结晶又强化了这种效果,使得制品的纵向(流动方向)收缩小于横向(与流动方向垂直的方向),这种不均匀收缩便导致了PBT/GF复合材料的翘曲。
解决方法:1.注塑工艺:因为这是加玻纤后横纵分子取向差异导致的翘曲,所以注塑工艺上需要适当提高模具温度和注塑周期来改善。2.材料方面:如果工艺上没能让翘曲得到改善,可以对材料配方进行优化。其一加入矿物,利用矿物填料形状的对称性减轻玻纤取向造成的各向。其二,加入如AS等非晶材料,来减少结晶造成的不均匀收缩。我司有成熟且稳定的PBT抗翘曲的产品方案,同时客户根据客户的要求针对性去订做产品方案。
浮纤产生的原因比较复杂,简单说来,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:PBT与玻纤相容性很差,导致二者无法有效的粘结在一起;PBT与玻纤的粘度差异很大,导致二者在流动过程中形成分离的趋势,当分离作用大于粘合力时就会发生脱离,玻纤浮向外层而外漏;剪切力的存在,既会导致局部粘度有差异,又会破坏玻纤表面的界面层熔体粘度愈小,界面层受损,玻璃纤维受到的粘结力也愈小,当粘度小到一定程度时,玻璃纤维便会摆脱PBT树脂基体的束缚,逐渐向表面累积而外露。模具温度影响。由于模具型面温度较低,质量轻冷凝快的玻璃纤维被瞬間冻结,若不能及时被熔体充分包围,就会外露而形成“浮纤”。
解决方法:.注塑工艺:可用较高的注塑温度和模具温度,较大的注塑压力和背压,较快的注塑速度和较低的螺杆转速,都可以一定程度改善浮纤问题。材料方面:在PBT改性时可加入相容剂、分散剂和润滑剂等改善浮纤问题。也可以使用PBT短纤类产品,短纤材料相对于长纤将极大的改善产品浮纤问题。
PBT塑胶原料汽车保险杠、化油器、火花塞、供油系统零部件、点火器等。在通讯领域PBT 广泛用于程控电话的集成模块、接线板,电动工具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