化学稳定性
聚的化学稳定性很好,除能被浓酸、侵蚀外,对其它各种化学试剂都比较稳定,但低分子量的脂肪烃、芳香烃和氯化烃等能使聚软化和溶胀,同时它的化学稳定性随结晶度的增加还有所提高,所以聚适合制作各种化工管道和配件,防腐蚀效果良好。
电性能
它有较高的介电系数,且随温度的上升,可以用来制作受热的电器绝缘制品。它的击穿电压也很高,适合用作电器配件等。抗电压、耐电弧性好,但静电度高,与铜接触易老化。
耐候性
聚对紫外线很敏感,加入氧化锌、代二二月桂酯、炭黑或类似的乳白填料等可以改善其耐老化性能。
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(XlogP):3.32、 键供体数量:03、 键受体数量:34、 可旋转化学键数量:15、 互变异构体数量:6、 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(TPSA):29.5避免强氧化剂,氯,高密闭,阴凉干燥处保存,确保有良好的通风。
生产方法
①淤浆法。在稀释剂(如)中聚合,是较早工业化、也是迄今生产量较大的方法。
②液相本体法。在70℃和3MPa的条件下,在液体中聚合。
③气相法。在呈气态条件下聚合。后两种方法不使用稀释剂,流程短,能耗低。液相本体法现已显示出后来居上的优势。
成型特性
(1)物理性能:PP为无毒、无味的乳白色高结晶的聚合物,是目前所有塑料中较较轻的品种之一,对水特别稳定,在水中14h的吸水率仅为0.01%。分子量约8~15万之间,成型性好。但因收缩率大,原壁制品易凹陷,制品表面光泽好,易于着色。
(2)力学性能:PP的结晶度高,结构规整,因而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,其强度和硬度、弹性都比高密度PE(HDPE)高。**特点是抗弯曲疲劳性(7×10^7)次开闭的折选弯曲而无损坏痕迹,干摩擦系数与尼龙相似,但在油润滑下不如尼龙。
(3)热性能:PP 具有良好的 耐热性,熔点在164~170℃,制品能在100℃以上温度进行消毒灭菌。在不受外力的作用下,150℃也不变形。脆化为-35℃,在低于-35℃会发生脆化。
(4)化学稳定性:PP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,除能被浓酸、侵蚀外,对其他各种化学试剂都比较稳定,但低分子量的脂肪烃、芳香烃等能使PP软化和溶胀,化学稳定性随结晶度的增加还有所提高。所以,PP适合制作俄中化工管道和配件,防腐蚀效果良好。
(5)电性能:聚的高频绝缘性能优良,由于它几乎不吸水,故绝缘性能不受湿度的影响,有较高的介电系数,且随温度的上升,可以用来制作受热的电气绝缘制品,击穿电压也很高,适用作电器配件等。抗 电压、耐电弧性好,但静电度高,与铜接触易老化。
(6)耐候性:聚对紫外线很敏感,加入氧化锌代二月桂脂,炭黑式类似的乳白填料等可以改善其耐老化性能。
共聚改性
共聚改性是指采用催化剂,以单体为主在聚合阶段进行的改性。单体与其它烯烃类单体进行共聚合可以提高聚的低温韧性,冲击性能,透明性和加工流动性。例如在、共聚得到的聚合物中,由于和链段的无规则分布使得物的结晶度降低。嵌段共聚2%-3%的单体可制得乙丙共聚橡胶,可耐-30℃的低温冲击。当含量达到30%时则成为无规共聚物,具有结晶度低,冲击性能好,透明性好等特点。
聚共聚物的生产方法按照催化剂的不同可分为两种,一种是茂金属催化剂,一种是改进的Ziegler-Natta高效催化剂。茂金属催化剂与Ziegler-Natta催化剂相比它只有一个活性中心,而Ziegler-Natta催化剂有多个活性位点。使用茂金属催化剂能够比较精确的控制分子量及其分布,共聚单体含量及其在聚合物分子链上的分布和结晶结构。Ziegler-Natta催化剂应用于PP的共聚改性其优点是生产工艺简单、能耗低、能够改善大分子的成核性,提高聚合物的性能。
交联改性
鉴定
通过红外光谱(FTIR)方法可以很容易鉴定出是否为聚,以及区分出均聚、共聚和无规聚。日常较简单的辨别方法是在无色火焰(例如打火机,酒精灯)上燃烧,样品会持续燃烧,有烟,火焰呈现黄色,并带有热机油的味道。
常见级别
一、均聚PP-聚 [size=-1]Homo-polymer polypropylene,简称PPH聚PP的均聚物简称PPH,是单一单体的聚合物。聚(PP)作为热塑塑料聚合物于1957年开始商品化生产,是有规立构聚合物中的**个。其历史意义更体现在,它一直是增长较快的主要热塑性塑料,2004年它的全国总产量达到300万吨。它在热塑性塑料领域内有十分广泛的应用,特别是在纤维和长丝、薄膜挤压、注塑加工等方面。
二、PP共聚物,Polypropylene Copolymer, 简称PPC,是单体与单体的共聚物;按照单体在分子链上的分布方式,共聚PP可以分为无规共聚物(PPR)和嵌段共聚物(PPB)两种。PPR的刚性好,但耐冲击性不好,尤其耐低温冲击性更不好,耐蠕变性差。PPB的耐冲击性好,但耐蠕变性和PPR一样差。PPR的耐冲击性和耐蠕变性则都不好。
三、CPP膜-聚CPP是”Casting Polypropylene“的简称,即聚流涎薄膜。是通过熔体流涎、骤冷生产的一种无拉伸、非定向的平挤薄膜。它不经过BOPP中的纵向拉伸和横向拉伸两个过程,直接流涎成产品宽度。
工程用聚纤维
分为聚单丝纤维和聚网状纤维。
聚网状纤维以改性聚为原料,经挤出、拉伸、成网、表面改性处理、短切等工序加工而成的高强度束状单丝或者网状**纤维,其固有的耐强酸,耐强碱,弱导热性,具有较其稳定的化学性能。加入混凝土或砂浆中可有效的控制混凝土(砂浆)固塑性收缩、干缩、温度变化等因素引起的微裂缝,防止及抑止裂缝的形成及发展,大大改善混凝土的阻裂抗渗性能,抗冲击及抗震能力,可以广泛的使用于地下工程防水,工业民用建筑工程的屋面、墙体、地坪、水池、地下室等,以及道路和桥梁工程中。是砂浆/混凝土工程抗裂,防渗,耐磨,保温的新型理想材料